色授魂与,尤胜于颠倒衣裳。

  安措  

【孙权中心】沉酌 (7)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卷   微醺·少年豪纵   第七章


       以为两天前就该更文,然而发完才发现更早了。不过文都发了,也没有撤回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所以上一章算加更吧,今天这一章才是正常更新。

       



  

  人行道上传来奔跑的声音。少年推着轮椅前进,无论是他还是轮椅上的孩子都没有回头的想法。

  跑步声越来越近,在少年身边停下,少年还没有来得及转身,便有声音响起:

  “你好,请问你认识陆逊陆伯言,和陆绩陆公纪么?”

  陆绩本来坐在轮椅上记着笔记,听到有人叫出他们叔侄二人的名字,不禁停下手中的笔,直接转身向后看去,“是……”你,陆绩压下他的失态,他没想到会在这个年纪这个地点看到孙权,“是的,我是陆绩。”

  是他的声音,陆逊握紧了轮椅的把手,看着诧异的陆绩更是确认了这一点。陆逊也转了过去,注视着孙权,打量着这张没有皱纹不见暴虐,只有着无数沉寂和不安的脸。

  沉寂是因为经历太多,不安……是因为他么?

  陆逊笑了,轻轻浅浅若有若无的笑,孙权看不出是什么意思,“我是陆逊。那么你,”陆逊颇费了些力气才说出下半句话,“是孙权孙仲谋么?”

  “当然是。看来我们都没有认错人。”孙权笑了笑,和陆逊并肩站在陆绩的轮椅后面。孙权不知道该和陆逊说什么,只得先从陆绩身上下手,“公纪的腿怎么了?我记得以前还没有到坐轮椅的地步。”

  “老毛病了。”陆绩说着又转了回去。陆逊当年有过主上执鞭的待遇,陆绩没想到他今天也能让孙权给他推轮椅。

  从一个孩子嘴里吐出老毛病这几个字着实让人觉得好笑。孙权不敢看陆逊,他沉默地推着陆绩的轮椅,轻轻弯了弯嘴角,掩饰着他的情绪。

  陆逊和陆绩都是自出生以来便有着前世的记忆,又相处了这么多年,该说的不该说的,该听的不该听的,是是非非恩恩怨怨,所有陆逊知道的,陆绩也都知道。

  但陆绩没有表现出他知道什么的样子,他并不想靠这些和孙权叙旧。

  陆绩的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笔,“三条街外的小区住着一位学者,”陆绩扬了扬笔记本,那上面整理着他和学者交谈的内容,“我今天出门便是为了见他。至于轮椅,它比拐杖方便一些。”

  孙权的眼睛从陆绩的本上扫过,大概是明白了陆绩去做了什么,“公纪也到了怀橘的年纪了,这次还是去见袁术么?”

  “不是。”陆绩合上笔记本,想起当初设宴的袁术,又说了一句,“袁公路骄奢,不复见矣。”

  “袁术无信久矣,事利而已。”孙权引了两句左传。如果不是袁术言而无信,他大哥就不会自立门户。如果大哥不自立门户,他更不会有机会接手江东,那么他最后就不会和伯言闹得不欢而散。

  孙权一边胡思乱想想着,一边用眼角扫着陆逊,希望陆逊能和他说两句话。

  “求逞志而弃信,志将逞乎?志以发言,言以出信,信以立志,参以定之。信亡,何以及三?”多年的默契让陆逊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孙权的意思,不假思索地背了说了几句话。

  正是因为不假思索,等到陆逊对上孙权诧异的眼神,意识到他继续背了左传,才哭笑不得。

  “何害也?匹夫一为不信,犹不可,单毙其死。若合诸侯之卿,以为不信,必不捷矣。食言者不病,非子之患也。”陆绩接着背出后面内容,给他们解了围。

  周围人来人往,虽然他们都不是在意别人眼光的人,但是在人行道上背左传……陆绩没有直接说些不客气的话,毕竟他的大侄子也是背书中的一员,只是问,“你们怎么突然想起来背左传了?”

  是啊,怎么背起左传了?陆逊看着孙权,眼前是前世的恩恩怨怨又像是那春秋的风云变幻,最后说了一句,“孙吴相斫书,了解亦何益。”

  陆逊此时由衷地感谢他脚下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,可以让他轻而易举地找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句子来表达心意。

  就比如这句诗,孙吴指的是孙武吴起。相斫书指讲论兵法的书,也可以指《左传》。这两句诗在这种语境被他这样说出来,陆逊意料之中地看到了孙权苦闷的表情。

  孙吴相斫书?孙权哭笑不得,他年少恣肆时用赋诗言志、断诗经之章取所求之义的方式戏弄过陆逊,如今却到了还债的时候了。

  只是他重生以来都是游手好闲虚度时光而已,早已不曾读书,根本不知道这个没有三国的世界里,孙吴到底有多少种解释的方法,更不知道相斫书和他想的是否一致。

  更何况,孙权隐隐猜得到,这句诗的后一句才是重点。只是他当了那么多年的主公,让他直接去问,还真是……

  “伯言,我很久不读书了,可听不懂你讲什么。”还真是习惯了能忍常人之不能忍的事情,这种普通的小事更是不觉得有什么。孙权笑着说,“伯言能再多背两句么?”

  陆绩低头,翻着手中的笔记本,掩饰着嘴边的笑意。

  “识字记姓名,击剑一人敌。孙吴相斫书,了解亦何益。”陆逊又背了两句诗,便停住了。陆逊本不想再背,但在孙权锲而不舍的注视下,无奈又说了两句,“不如黄金罍,澰潋春波碧。”陆逊这次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多念一个字了。

  伯言是故意的,孙权笑了,可是这有什么关系。伯言愿意与他开玩笑,便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不是吗?

  孙权看着陆逊,时光也不曾抢走他那位如兰如竹的吴郡书生,弄得他倒是自惭形秽。

  “既然伯言不想说,那么我回去读书就是。”孙权笑道,和着丝丝清风,带着调笑的意味。

  陆逊低垂了眉眼,遮盖了笑意,一切柔和都被外表的冷淡掩藏得一干二净。

  

  孙权和陆逊推着陆绩的轮椅,走过一条条街道,从热闹的商业区走到清静的住宅区。树木挺拔茂盛,把地下的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。

  孙权站在树下,目送着陆逊和陆绩进了陆家大门。陆逊先把陆绩推了进去,转身关门的时候,眼睛有意无意地向四周张望,看到孙权还站在树下时,陆逊嘴角上扬,似笑非笑,似讽非讽。

  大门合上,陆逊转身就对上了陆绩的眼睛。手上的笔记本还未合上,安安稳稳地躺在陆绩的腿上。

  “阿议,你是怎么想的?”陆绩问。

  “让小叔担心了。”这是不想细说的意思。

  陆绩踉踉跄跄地走下轮椅,笔记本顺势掉落在地上,笔则不知滚到哪里,陆逊赶忙上前扶住陆绩。

  “你是怎么想的?”陆绩反手抓住陆逊,不让他逃避,继续问道。

  “没什么,”陆逊笑了笑,“为什么要有想法呢?我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。”

  看似不明不白的话,陆绩却听懂了陆逊的意思。

  当年陆康的事情尽人皆知,而陆逊的选择也是众所周知。如果此时陆家蒙难,那么陆逊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和当年一样的选择。

  当年陆康的离世不能影响陆逊做出决定,那么陆逊又有什么资格因为他前世的死亡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?

  既然陆逊当年可以隐忍不发,现在的他也一样可以。

  如果说陆逊死后不久便又见到了孙权,陆逊可能会有些情绪。但是转世重生的陆逊都已是个少年了,他当初的那些情绪早已被时光带走,遗留在岁月之中。

  所以现在的陆逊和当年的陆逊一样清澈,他能做出清醒的选择:陆逊不需要有任何情绪。

  所以陆逊可以笑着说,“我真的没有什么想法,小叔不用担心。”

  只是陆逊忘记了,现在的陆家枝繁叶茂,他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。

  

  陆逊洗漱完毕后,随手拿了本书当做睡前读物,可没看两行,手机便发出提示音。

  陆逊的手顿了顿,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孙权的消息。如果陆逊真的不介意,他就会马上查看消息,但是此时的陆逊在犹豫。这让陆逊认识到他做不到想象中的若无其事。

  虽然知道十有八九是孙权的信息,但陆逊抱着万一不是的心情翻起了手机。

  消息果然是孙权发来的,那是一张截图。里面是陆逊刚才背过的那两句诗的原文:

  对酒    宋·陆游

  识字记姓名,击剑一人敌,孙吴相斫书,了解亦何益。不如黄金罍,澰潋春波碧,欣然对之笑,未饮愁已释。白头生黑丝,苍颜桃李色。金丹空九转,正恐无此力。朝饮绩五斗,暮饮髡一石。寄谢采芝翁,无为老青壁。

  

  陆逊眨了眨眼,轻笑出声,回了一句:至尊圣明。

  另一边刚搜索出答案的孙权松了一口气,接着装作漫不经心地和陆逊闲聊起来。

  回复消息是一种礼貌,陆逊的心情复杂,只好先这么哄骗着自己,一边时不时地回着消息,一边翻看着书籍。

  他们默契地没有选择语音聊天,因为有些时候,张开嘴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,还不如从文字上窥探彼此的心意。

  只是等陆逊结束了和孙权的闲聊,他才发现那本睡前读物只翻了两页。陆逊苦笑着把书放了回去,彻底明白了他自己并没有表现出来的毫不在意。

    

  ①断章取义,出自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诗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诗指《诗经》。在春秋战国,《诗经》可以作为外交辞令。赋《诗经》断章,不是贬义,而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  

  ②伯言他们背的左传出自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。

       当时看到这里觉得用在袁术身上也很合适,便用了。果然历史是个轮回,世界本来没有什么新鲜事啊。 

  

  辛巳,将盟于宋西门之外,楚人衷甲。伯州犁曰:「合诸侯之师,以为不信,无乃不可乎?夫诸侯望信于楚,是以来服。若不信,是弃其所以服诸侯也。」固请释甲。子木曰:「晋、楚无信久矣,事利而已。苟得志焉,焉用有信?」大宰退,告人曰:「令尹将死矣,不及三年。求逞志而弃信,志将逞乎?志以发言,言以出信,信以立志,参以定之。信亡,何以及三?」赵孟患楚衷甲,以告叔向。叔向曰:「何害也?匹夫一为不信,犹不可,单毙其死。若合诸侯之卿,以为不信,必不捷矣。食言者不病,非子之患也。夫以信召人,而以僭济之。必莫之与也,安能害我?且吾因宋以守病,则夫能致死,与宋致死,虽倍楚可也。子何惧焉?又不及是。曰弭兵以召诸侯,而称兵以害我,吾庸多矣,非所患也。」 

  

  ③对酒    宋·陆游

  识字记姓名,击剑一人敌,孙吴相斫书,了解亦何益。不如黄金罍,澰潋春波碧,欣然对之笑,未饮愁已释。白头生黑丝,苍颜桃李色。金丹空九转,正恐无此力。朝饮绩五斗,暮饮髡一石。寄谢采芝翁,无为老青壁。

  伯言真正想说的话,就是欣然对之笑,未饮愁已释。但是,他怎么会直接说出来呢?

评论(3)
热度(24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安措 | Powered by LOFTER